CCNA图文-30-经典综合实验

  • A+
所属分类:网络运维
摘要

本文是这一系列笔记的综合篇,文章以一个综合实验将CCNA笔记中介绍的大部分知识串联起来;文中会涉及到设备的远程管理、VLAN的划分、VTP协议的使用、STP协议的配置、动态和静态路由协议的使用、DHCP和NAT的配置、PPP和ACL的应用等。

文章目录

1.综合实验拓扑图

实验环境是"Cisco Packet Tracer 6.2",搭建下面的拓扑图,图中路由器型号是2811,在路由控制面板中给所有路由添加两块WIC-2T串行接口模块(放到四个格子的下面两个格子中);

CCNA图文-30-经典综合实验

在添加模块的时候注意先将电源关闭,添加完成后再开启;两台交换机型号是2960;图中有两台服务器,其中Server2模拟Internet中的一台服务器,Server1模拟内网中的一台服务器。

CCNA图文-30-经典综合实验

根据这个拓扑,完成下面的实验要求。

2.实验要求

1)在Cisco Packet Tracer 6.2中搭建上面的拓扑图,注意设备间线缆类型的选择;

2)给每台设备配置IP地址;

R1配置:
fa0/0 打开
fa0/0.1 192.168.1.1/24
fa0/0.2 192.168.2.1/24
fa0/0.3 192.168.3.1/24
s0/0/0 12.1.1.1/24

R2配置:
s0/0/0 12.1.1.2/24 DCE端需要配置时钟
s0/0/1 23.1.1.2/24 DCE端
s0/1/1 24.1.1.2/24 DCE端

R3配置:
s0/0/1 23.1.1.3/24
s0/0/0 34.1.1.3/24 DCE端

R4配置:
s0/1/1 24.1.1.4/24
s0/0/0 34.1.1.4/24
fa0/0 174.1.1.1/24

Server1配置:
IP地址 192.168.2.2
子网掩码 255.255.255.0
默认网关 192.168.2.1

Server2配置:
IP地址 174.1.1.2
子网掩码 255.255.255.0
默认网关 174.1.1.1

SW1配置:
VLAN1 192.168.1.2/24
默认网关 192.168.1.1

SW2配置:
VLAN1 192.168.1.3/24
默认网关 192.168.1.1

PC1、PC2、PC3使用DHCP自动获取IP,Server1和PC1属于VLAN2,VLAN2所在子网是192.168.2.0/24。PC2和PC3属于VLAN3,VLAN3所在子网是192.168.3.0/24。

3)配置4台路由以及2台交换机,使他们都能支持远程Telnet登录;配置他们的特权密码和Console端口密码,所有的密码统一配置成"ccna",要求密码不能在配置文件中明文显示(使用加密)。

4)配置VTP协议,让SW1成为VTP Server,SW2为VTP Client,VTP配置中域名配置成"ccna",密码同样是"ccna"。

5)在SW1上面配置VLAN2和VLAN3,让SW2可以通过VTP协议学习到SW1上的VLAN信息。配置两台交换机上面链接的4台终端设备到各自的VLAN中,配置SW1与R1相连的接口为主干。

6)配置STP协议,使SW1成为VLAN1、VLAN2和VLAN3的根交换机。

7)在R1上配置DHCP协议,使得PC1、PC2、PC3都能准确获取IP地址、网关,DNS服务器的地址是174.1.1.2。

8)配置R1使用默认路由指向R2,配置R2、R3、R4运行OSPF协议,配置完成后4台路由器能够互访。

9)R1和R2之间配置PPP封装,使用CHAP验证密码是"ccna"。

10)在R1上配置NAT,使得内网Server1、PC1、PC2、PC3能够通过PAT共享R1的s0/0/0接口IP地址访问Internet(R2、R3、R4和Server2模拟的是Internet);同时在R1上配置静态PAT,让Internet上的用户可以通过R1的s0/0/0接口的80端口访问内网Server1的WWW服务。

11)在R1上配置ACL,拒绝VLAN3的主机访问Server2的WWW服务,其他服务不受影响。

3.实验配置

这一部分按照上面的要求开始配置。

1)首先按照拓扑图给各设备连上线;

2)配置IP地址;

R1配置:

R2配置:

R3配置:

R4配置:

SW1配置:

SW2配置:

Server1配置,需要关闭Server1的DHCP服务,否则PC1可能会从Server1去获取IP地址(思科模拟器不支持DHCP snooping,如果是在GNS3+IOU环境搭建此实验的朋友可以尝试着配置DHCP snooping可信端口与DHCP发送速率)首先在Server1的配置面板中配置IP:

CCNA图文-30-经典综合实验

Server1关闭DHCP:

CCNA图文-30-经典综合实验

Server2配置:

CCNA图文-30-经典综合实验

将三台PC设备的IP配置调整成DHCP自动获取,因为还没有在R1上配置DHCP,所以暂时他们还获取不到IP地址。

CCNA图文-30-经典综合实验

3)配置设备远程登录以及管理密码;

R1配置:

R2配置:

R3、R4、SW1、SW2配置和R1、R2相同,这里就不贴出来了,请参考上面的配置自己配置好这些设备。

4)配置VTP协议;

SW1配置:

SW2配置:

5)配置VLAN并将接口加入对应的vlan;

SW1配置:

SW2配置:

6)配置STP;

SW1配置:

7)在R1上配置DHCP;

R1配置:

确保配置完成DHCP服务后,PC1、PC2、PC3都可以获得正确的IP地址。

8)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;

R1配置:

R2配置:

R3配置:

R4配置:

9)配置PPP;

R1配置:

R2配置:

10)配置NAT;

R1配置:

开启静态映射后,打开Server2的"Desktop"控制面板,使用WEB浏览器输入12.1.1.1就能直接打开Server1的WWW服务默认页面。

CCNA图文-30-经典综合实验

11)配置ACL阻止VLAN3中的计算机访问Server2的WWW服务。

在没有配置ACL之前,PC2、PC3能够正常通过WEB浏览器访问174.1.1.2的WWW服务(大家可以在"Desktop"面板中用Web browser测试访问一下)。

R1配置:

实验完成。

为了方便大家学习,我将这个实验的完整配置和拓扑保存了下来,大家可以去网盘[超经典综合实验-密码都是ccna]下载这个实验的配置,用"Cisco Packet Tracer"打开即可。
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  • weinxin
avatar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